和派聊聊 | 你有什么消费习惯?
2020-04-02 18:09:13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37 收藏

本期群讨论的主题是「消费习惯」,少数派作者们在群里聊了自己平时消费时会注意的事项,还有不少自己的独到见解。机器人🤖️也在开始讨论前也提出了自己对于人类消费行为的一些问题:

  • 对于分期付款消费的偏好与看法?
  • 购物时候会不会看见「折上折」就更加心动?
  • 购置物品时是「够用就好」还是更倾向于「一步到位」?
  • 更喜欢摸得着的线下购物还是线上买单?
  • 什么样的产品会认准大牌?
  • 什么样的产品会淘宝随手?
  • 「贵就是好」还是「好不一定贵」?
  • 如何避免自己花出冤枉钱?
  • ……

🎙️ 也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认同某位作者的观点,也可以大声站出来支持他。

@SunsetYe:传统制造业认准大牌

🔗 查看 TA 的作品

什么样的产品会认准大牌?

传统制造业、历史较久、质量稳定。举例:

  • 口罩、胶带、便利贴、医用级免洗消毒洗手液、拖把 - 3M
  • 空调 - 松下、三菱、格力
  • 文具 - 得力、三菱、百乐
  • 鼠标、键盘(一般用途) - 罗技

什么样的产品会淘宝随手?

  • 品牌之间价格差异不大:某些单品通常品牌之间价格差异不大,我会用几分钟时间稍微对比一下价格,确认它真的有这样的特性之后挑选尽量便宜的买。例如:衣橱干燥剂、洗护用品分装瓶等。
  • 质量差异不大:这类产品往往使用公模,或是(同等级内)工艺已经完全成熟,不同品牌间基本玩不出差异化定位来,也就没有必要去花时间纠结了。例如:蛋糕模具、起泡网、饮水机等。
  • 价格分层严重:这些单品往往在价格上差异重大,好的和贵的差异有 3 - 10 倍不等,我会选择先买便宜的用一下看看,若确认是刚需才会去仔细挑选贵的产品。例如:Apple Pencil 笔尖套、钢化膜、蒸汽眼罩等。
  • 前期购买过质量良好的产品:这种情况就是纯粹出于对商家选品或品牌质量的信任了。例如:某店铺眼镜布、某店铺袜子、某品牌手环、某品牌电池 / 充电宝等。

聊聊性价比

性价比是一直以来大家的购物指标,先来聊聊我认为的性价比。在我的观念中,在以下情况下的购买,可以算性价比:

老字号品牌推出质量相同或更高、价格更低的产品:

  1. 保值产品(如 AirPods 等)的降价;
  2. 不需要花太多心思搞明白的「真降价」。

在我的观念中,以下不算性价比:

  1. 以不合理的时间为代价的低价产品;
  2. 质量与其他产品相同,但是在使用上需要持续付出额外时间来换取使用的舒适;
  3. 促销活动繁杂,一不留神还会买贵了;
  4. 需要消耗人脉关系、大量时间才能达成的促销;
  5. 各大平台的假促销行为。

对于我来说,前段时间我入手了小米出品的多看电子阅读器。它最大的特点是现阶段系统较为原始,而这种原始可以通过我适当的时间投入来弥补(花一个小时装点第三方软件、换个字体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认为是值得的,因为从硬件上来看确实不亏。

但这是在我熟悉使用相关工具折腾的基础上的。如果不熟悉这个流程的朋友,需要花好几个小时才刚搞明白开发者模式;或是每次获取新书都得连接电脑拷贝已购买的文件等,好像就不那么值得了。说到底:算算时间成本,再对比一下你省下的钱,差别很大的话还是老老实实交钱舒服~

如何避免自己付出冤枉钱?

别买。

啥?非要买?那就得花点时间做研究了。

对于生活必需品,不存在是否购买的问题。所以你可以使用比价插件查看历史价格,或是对比多个品牌之间的价格。

这里是我用的一种直观比较的方法:将物品拆分到最低比价单元再对比。以牛奶为例,250 mL 的牛奶有 12/16/20/24 瓶的规格,我会把价格 ÷ 瓶数 × 24,就可以快速比较了。

当然,在买多了之后心里也记下了基本多少钱的价格,比如常温牛奶以 24 盒为一箱售卖时,大约 50 元左右是非大促时期的较低价格了。而且历史价格只是页面价格,实际的价格要以下单为准,这时候就可以翻翻以前的订单啦。

而对于耐久品,就较为复杂了。

首先是确认需求。你可以在各大平台搜索所需产品的使用体验,确认这个东西是自己需要的。Kindle 就是典型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型产品,很多人把它当成生活必备,也有人在购买后变成了泡面盖。

然后对于种类繁多的产品,要注意不同品牌间的性能与细节差异,比如某些品牌的产品有专利功能等。这里要特别注意:大部分品牌现在都有「电商特供」,有的是防止串货,有些却是疯狂缩水,一定要比清楚了。

最后就是问清楚详情页相关活动的详细信息与售后问题了,问清楚的情况下能更好地挑选产品,也能在后期产生纠纷时有迹可循。对于有价格保护的产品(7/15/30 天)也可日常关注一下。

最后的最后,如果真的遇到商家耍赖怎么办?收集证据干就完事了!现在你可以在全国 12315 平台投诉商家,会有当地的消保部门帮忙介入,特定情况下也有 三倍 / 五倍 / 十倍赔偿;政府部门对于这类全国性的投诉还是相当重视的,至少会对工单进行初步的跟进。

@ThomasTeng:有利息或手续费的分期付款通常远远大于定存的利率

🔗 查看 TA 的作品

对预支消费(信用卡和分期付款)的偏好和看法

个人向来对超前消费持谨慎态度,可能是「穷日子」过惯了,长期以来我只使用 1 张信用卡。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超前消费的同时合理利用信用卡账期冲抵例如报销、运输等待的周期,让自己可以在实际支出的同时甚至之前就能享受到物品带来的美好。诸如花呗、借吧甚至芝麻信用等有可能影响个人信用的产品一概拒绝,除了上述原因外,平时我们已经很忙了,不想再花心思想着按时还清,同时还有隐私安全的考虑。

分期付款,只使用「真正免息」分期 1 凡是有利息或手续费的分期付款通常远远大于定存的利率 。所以,奉劝各位不要轻易使用分期付款。当然,就算免息分期摆在我面前,如果并非自己需要的产品也一样拒绝。

购物时对待活动折扣的看法

我从来不关心这个商品打几折,不是因为「有钱任性」,而是「打折」是个虚拟的东西,最终反馈到支出上是最终的售价。 商家完全可以把原价定的非常非常高,然后给一个 1 折 。总之,我买东西时,只关注最终售价,在自己接受范围内就买,不在范围内拒绝。

是倾向于「一步到位」还是「够用就好」?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个原则:

对于必需品,且需要长期使用的物品,我会尽力在能力范围内选择「一步到位」;

对于非必需品或临时用到的物品,或者只能用到物品的某个特性时,我会选择「够用就好」。

买什么东西的时候会仔细调研精打细算,什么东西随手就买?

对于完全陌生且重要 / 贵重的物品,我都会花一定时间研究各种评测,通过多个渠道了解产品特点是否与自己需要匹配,然后静待合适的时机入手。

对于非常成熟或经常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比如日常生活用品,都用了很多次了,而且相关品牌处于高度竞争的环境下,都会做到「质优价廉」,也没有多少造假空间,我会选择随手购买,要么在线下超市购买,要么京东、淘宝、拼多多或者每日优鲜。

贵是否等于好?

虽然「一分钱一分货」多数情况下成立,但贵不一定等于好。以我个人的经验判断,对于近乎垄断的产品,没几家做,往往会导致价格虚高、服务水平降低,这种产品带来的支出 / 体验比可能会令人失望,这种情况下我不会盲目追求贵的东西。

如何避免自己花冤枉钱?

按需购买,保持理性。另外,咨询有经验人士的意见也算一个不错的避坑捷径。

@Shawn_ 啸笑:定期回顾自己的消费问题

🔗 查看 TA 的作品

嗨大家好我是 Shawn 啸笑。今天正好在做 2020Q1 个人消费清算,由于疫情待在家中没有了校园生活时「要不再买份炸鸡吧」此类的「日常冲动消费」。故,回顾整理购买记录时,更容易发现自身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对于「花呗」使用的不重视。因为支付宝选择付款方式花呗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shua」的一下,在日常购物时零零散散的「小钱」,在月末点开花呗账单时也会成为「额外压力」。调整方式:整理规划好💰,按照预算单独存「日常开销」进余额宝,默认方式改用「余额宝付款」。

对于「分期付款」的想法。起初我是抵触分期付款这种「额外心理负担」方式的,可 Apple 12/24 花呗免息真是太香了呀朋友们。就拿我个人买 Watch S5 的经历来说,当时我虽备好了「换表💰」,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用💰充余额宝提升花呗额度再花呗免息分期」的方法,还每个月拿余额宝利息(虽然不多,但是很乐)。于是后来买 AirPods Pro 首发的时候我也选了「招行分期」,还打了折。

虽然上述两件似是成功的「分期案例」,我仍对这种「超前消费」的行为感到担忧。「花钱真的很爽,但还账单真的很苦」,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每月固定收入,按照安全比例来定一个「每月分期还款最高上限」,不然「提前攒钱」就会变成「恶鬼催债」,得不偿失。

对于「够用就好」还是更倾向于「一步到位」,我觉得要看具体产品,使用场景 / 频率来具体分析。比如我在选 S5 的时候也纠结过「配置相当,唯独缺少常显」的 S4,可考虑到 Apple Watch 每日贴身,重度使用的属性,我选择了一步到位。但前段时间在家里置备「主机」的时候,我选择了相对便宜的「PS4」,因为我并非游戏重度玩家,在家呆的时间也较少,则可「够用就好」。

对于线上线下的看法。如果是居所附近就有实体店且与电商差价不大时(比如米家产品),我会选择线下购物,一是因为「买了就能用」的消费满足感,二是因为「没事出门走走,活动活动身体。」但可能看到更多想买的,超支了预算,所以适合对自己控制力有自信的朋友。

如何避免自己花出冤枉钱?如果是大件(价格较高),或者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产品,买前在网上多做功课,多看「真实买家的真实反馈」,多付出的时间成本肯定比日后糟糕的使用体验来的「值得」。

「贵就是好」还是「好不一定贵」?我觉得「好的东西一定是贵的」,但「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就像 18 年我选购 iPadPro 时,全面屏设计的 2018 加上配件要 ¥1w,就算全新的设计再诱人,但在巨大差价面前我还是选择了二代 12.9 的顶配版本,一代配件更便宜,且大容量蜂窝数据的版本在学校里面使用更自如。

@ln-勇字当头:线上购物换货太麻烦

🔗 查看 TA 的作品

就当下而言,我不排斥分期付款这种消费方式。由于工作原因,我们被单位要求必须办一张公务卡。由此我也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分期付款,最初的时候,每个月被提醒还欠着几百块钱的感觉固然是不好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经常在因公外出后无法及时报销款项,慢慢也就对于这种「欠款」的感觉感到麻木了。与其因公欠着,自己在合理进行产品购置时,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减轻一次性支付大量金额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再说了,免息分期它不香吗?

对于衣物、鞋子等物品我个人倾向于线下购买,一来线下购买能够试穿,试穿过程中尺码随时可以换,而网络购物一旦下单,在物品邮寄过来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更换相当麻烦。当然,对于一些常见的鞋类品牌,我认为也可以在线下试穿后到线上进行购买,因为相比于外表差别甚微的衣物、裤装,鞋子不需要额外记忆型号,一般来说线下试穿后,在线上寻找的难度很小。不过由于去店里只试不买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心理负担的,尤其是店员特别热情的情况下,不买东西我会有负罪感,因此至今还没有实践过这种方式😬。

说到对于大牌的选择,家居类用品我个人是愿意买知道名字的牌子的,例如插座我倾向于买公牛这种传统的牌子。原因无非是购买的时候不用过于担心品质问题,且大牌相对而言售后有保障。最重要的是,大牌的广告打得太响了……比如最近家里要装修新房,我们家人都愿意购买所谓的名牌产品,「广而告之」的效果可见一斑,要不然怎么说品牌喜欢天天做广告,无形当中就对消费者进行了洗脑。

最近一段时间我突然对智能家居开始感兴趣,为了不花冤枉钱,我首先在通过少数派、 Google 等渠道进行了初步了解,然后敲定了购买哪些物品。紧接着,我又想到如果买了发现并不好用岂不是白白花费好几百,因此我想到了在闲鱼上先行购买二手物品进行体验。最后我用 300 元的价格购置了原价可能要将近 500 元的产品,相当于省下了 200 元,还能额外购买其他物品。所以,对于这类临时起意想要体验的新鲜玩意儿,我们可以考虑二手渠道,这样一来即使体验过不满意想要再出手,也不至于折价过多。

@黎明前线 Alan:心水的数码产品会对比相当长时间

🔗 查看 TA 的作品

对于「是否该分期消费」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是免息分期的话,其实也变相相当于一种折扣,能让自己的手上的现金流充沛一点、去做各种低风险的投资,让钱生钱当然香~当然前提是免息分期的产品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产品,这个考虑余度,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量力而行。

在购买装备(主要是数码装备)我同样是信奉「承受能力之内买最好」的人,甚至有时会不惜放弃同类全新的同类产品去购买成色不错的二手(当然二手交易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里就不展开论述),认为这样能在更长的使用时间中将各种前期投入的「隐形成本」给收回来 —— 比如售后服务的便利与日常使用的可靠程度上,实际上,我按照这个前提去「剁手」的产品,几乎没有让我后悔的(可能之后会有吧:-))

当然,在这个前提之上,我在购买产品时其实相当「小气」:心水的数码产品会同期对比相当长时间,才能真正决定自己要入手哪一个。

除了宜家这类在我心中比较特殊的卖场之外,更多时候会选择在网络上购买,更多时候是会去线下体验好然后将自己的选择固定,回家下单~

@Kostya:买买买时候的内心戏

🔗 查看 TA 的作品

个人最有可能冲动消费的类别就是电子产品。现在想来,身边有不少电子产品是一时冲动买来的,但是买回来之后并没有怎么用,就一直在积攒灰尘。如果仔细想想的话,对于电子产品冲动消费的理由大概有这么几条:

  • 一是看起来很便宜又很实用,感觉自己买回来就一定能够用到,人为地根据产品本身创造了一些「伪需求」;
  • 二是对于电子产品的体验似乎总比别的东西有新奇感,尽管这种新奇感并不会持续多长时间,为此花费不少金钱从长期来看一点也不值得;
  • 三是电子产品本身对我的吸引力要比别的品类更大,相对于其他东西,我在有一定现金的情况下会更倾向于消费电子产品。还有,与电子产品消费有关的是软件(服务)和游戏。软件本身也具有上面电子产品对我相似的吸引力,看到别人的推荐我可能也会创造「伪需求」来说服自己购买。

因为有不少次令人后悔的消费,在消费行为真正发生之前,我有可能会和朋友商量一下。其实在商量的过程中「说服」朋友的过程也就是在说服我自己,只不过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罢了。尽管如此,朋友也经常会帮助我分析这笔钱如果花出去到底值不值的问题,也由此挡住了我不少次冲动的消费。

有关分期付款,我的态度是有钱的时候一般不会分期,没钱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分期或者选择不买。有钱的时候不分期的理由是如果选择分期付款就意味着债务,不喜欢有债务的感觉(有的时候甚至会因为债务感过强提前还掉 1-2 个月的分期债务);没钱的时候选择分期,可能是因为这件东西很重要(但有时仍然难以避免「伪需求」的存在),也有可能是因为欲望占据了上风;渐渐发现自己失去了延迟满足的能力。如果有钱的时候我也会分期,那应该是因为花钱有一种「负罪感」:似乎这件东西自己也知道不该买,但是有觉得很想买,就会采用分期的方法来规避短期内的大量现金流失。(人类的复杂心理)

例:去年 9 月新 iPhone 发布以后生日那天我微妙的心理变化。以下内容来自我的日记:

看着 iPhone 11 Pro 的各种崭新的功能,再看看自己手里这台不令人满意的手机,心里有些痒。这痒在昨天(生日当天,后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以至于手里拿着一些闲钱,甚至产生了并且实践了用现在的手机折抵换购新 iPhone 的想法。下午和 Richard 约好时间在三里屯见,我似乎已经看到了手里拿着的暗夜绿色的 iPhone 11 Pro。我跳上前往国贸 Apple Store 的公交,一路上心情似乎也平静了一些,但下车后还是加快了脚步,好像自己会错过预约。

这家 Apple Store 的位置恰好,沐浴在北京秋日之中这好得反常的阳光之下。典型的玻璃墙和  Logo 十分醒目,从墙外就能看到店里许多人在排队购买新的 iPhone。插一句,新 iPhone 的设计和升级对于两三年没换手机的人来说还算有吸引力,尤其三摄系统和新的颜色(科技以换壳为本)的确是很吸睛。徒劳地拉了两扇锁着的门,我终于是沿着墙走到了旋转门,进店之后二话不说就拿起了一部 iPhone 11 Pro 细细端详起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和自己手里的 Xs Max 一比较,感觉十分……普通?三摄系统拍出的照片在店里的环境下什么优势也看不出,而新的设计和颜色在阳光之下也显得十分平淡,尤其是发热的后壳和我目前手里这款 iPhone 真的是难分伯仲。于是我就直接退烧了,在店里来回转了好几圈,拿起了 11 Pro 和 Max,最后还有绿色的 11,又把他们一一放下 —— 于是乎,发现既没什么好看的,又没什么好买的,走出了店面,三步并作两步走下了地铁站,坐上去团结湖站的列车,把买新 iPhone 的想法抛诸脑后。

这种消费主义的社会让我自觉卑微,所以不知道对于快乐的定义越来越复杂,还是说对于欲望的定义越来越高?

@阿振:我们买下的产品属于谁?

🔗 查看 TA 的作品

关于「消费行为」这个话题,我今天正好读到一篇 文章 讨论「我们买下的产品属于谁?」,所以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先用「产品」这个概念来包含一下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文章里提到现在的产品和过去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和卖家的联系越来越强。然也,过去买了台电视,在看坏了而且用手也拍不好之前,是不会跟卖家再次产生联系的;而现在,很多产品,你在购买之初就会考虑厂商对于产品的支持与更新,不仅限于应用软件,也同样适用于电视、手机、电动汽车等硬件了,甚至是一个小小的 AirPods Pro,在 Apple 悄悄更新系统影响降噪效果之后,也会引起巨大的反响。

再说到我所理解的「订阅制」,它是把软件作为产品,你安装一个软件之后,就「拥有」了这个产品,但卖家可以通过客户的付费行为来控制他能得到的服务。这就像有只无形的手,一直攥着这个产品的一角(请幻想一下这个画面)。

以前,我花钱的时候会沉迷于买到的产品能给我带来什么,于是有了吃灰的 Kindle、单反、各种教程和书籍;而现在会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再(根据钱包)决定购买的产品。

然后,当我挑选一样产品的时候,不管软件还是硬件,都很关注品牌的调性与口碑,这决定了体验和数据隐私安全的下限;对于「订阅制」我会权衡付费部分的服务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比如我在用的 Day One,我发现免费的功能已经完全满足我了,那么,只有等哪天我需要把手机端内容同步到一起导出 PDF 的时候才会临时订阅吧。

最后想说的是,你当然也可以纯粹地因为特别喜欢而消费,毕竟人生乐趣还是很重要的啊!

@阿乐Aleven:愿望清单可以作为习惯建设的奖励

🔗 查看 TA 的作品

明显感觉这一年买买买的欲望极速下降,除了生活开支,化妆服饰、电子产品非常非常少,也不参与各大网购促销活动,而且衣服化妆品都更愿意去逛街而不是网购了。但不可否认每一次消费还是能带来非常大的愉悦感,不过没入手的东西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大损失。

另外我有设置 Wishlist,把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丢到里面(会丢一些种草的测评,自己适用的场景),一个是可以作为习惯建设的奖励,还有就是可以避免买到自己不需要但是正在打折促销的东西。所以遇到促销等非常心动的活动商品,如果这个东西没在心愿单里就不会出手。每个季度也会去更新心愿单上的东西,哪些已经凉凉了就删掉,比如不喜欢了,或者有别的更好的替代品了。

@Lionel 犬次郎:消费观是我不要什么

🔗 查看 TA 的作品

我是一个不喜欢分期,但是喜欢免息分期的人,本质上来说我是讨厌利息

同时,我的消费观并不是我要什么,而是我不要什么

  • 不要明显带有跟风性质的消费
  • 不要有超预算,又非必须的消费
  • 不要被别人强迫消费
  • 不要买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东西
  • 不要重复购买好看但是品质差不多的东西
  • 不要因为被某个人吸引而买东西

@HarveyJanson:从不二手,从不分期,能捡则捡,一出就买

🔗 查看 TA 的作品

我的消费习惯,用 16 个字概括,就是:从不二手,从不分期,能捡则捡,一出就买。

  • 从不二手:至今没有咸鱼号,学校里学长学姐摆摊也从没买过东西;一则担心网上买的二手出了问题有理说不清,且感觉网上二手水很深(个人感觉,允许纠正);二则平时买的东西并没有「二手也可」的必要。如果一手直接能买到,又何必担这个风险呢?(官方翻新机除外。)
  • 从不分期:没开过花呗,唯一的信用卡还是我妈信用卡的子卡,出国应急用;一则会莫名其妙多给不知道什么人一些钱,二则不想背 default 的风险,三则反正每年大额购物的时间都极其固定,囤好钱度过这个波峰就行,何必为了一时爽,被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套牢呢?
  • 能捡则捡:学校图书馆有漂流书区,已经捡了不少好书了。本身就不喜欢买纸质书,现在还在为了买过没看过的纸质书发愁,并不想再用钱添置新的烦恼——于是就不时去看看架子上有什么与专业相关的书,拿走了事;
  • 一出就买:首发的 iPhone 11、首发的 AirPods Pro、首发的 AirPods 无线充电盒、首发的 MX Vertical……同各大平台的折扣相比,宁愿多花那些钱,也要省下和人一起抢折扣产品的麻烦,以及明明就在那里却抢不到的痛苦。

@pcrab:有购买欲望后暂时先不买

🔗 查看 TA 的作品

对我而言,我更喜欢全额付款,虽然我知道分期付款可能更加科学一些,能够让手头的现金流更加宽裕些,但是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欠钱的感觉,希望能够一次搞定。而选择一次性花费这么多的钱,可能也能够间接地使我更加理性地消费,因为我就不可能会去买那些一次付不起而需要分期地物品了。因此我一般会选择全额付款,在必须分期付款的时候,手头保留下至少总价的一半,防止月底火葬场的情形出现。

在购买的时候,我个人会在产生购买这个产品的欲望之后,选择暂时不买,而这段等待的时间能够降低购买的欲望,而等待一两天后(比较贵的可能会选择等待更久的时间),依然有着强烈购买欲望的,我才会真正考虑去买它。这样的等待能够减少冲动消费,帮助我节省下不少的钱。我发现所有我当时没忍住直接就购买的东西,最后绝大多数都会感到后悔。

对于所有的商品,我基本都会优先考虑大牌的商品,因为大牌一般意味着更好的售后和更优质的品控。可能会在一开始购买的时候多花一点钱,但是我认为,除非实在太贵,否则这些钱还是值得的。也因此我从来没有买过二手的商品,就是担心二手可能的各种各样的意外。

@OscarLiu:更看重买某个东西能带来的幸福感

🔗 查看 TA 的作品

我是一个经常冲动消费的人,碰到喜欢的东西就很容易 Hold 不住立刻出手。但我对能花多少钱这个事情其实比较有数,因为我把大部分不能动的钱都放在了不容易提取的地方,比如理财产品,而剩下的活钱对于生活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我更看重买这个东西能给我带来的幸福感,等待大部分情况下能带来更低的价格,但立刻拥有能得到的幸福感确实很难被代替。

当然你肯定会有后悔的时候,但它可能和你的购买决策更有关系,和价格更有关系(比如购买时你觉得价格很美丽),这些都是构成购买体验的一部分。我会把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需要的东西二手卖掉,而且一般都是 5 折到 65 折,哪怕它们当时买的时候很贵。因为假如你对它没有兴趣了,那对你来说它除了商品之外的价值已经很小了,不如把它转换成活钱,在下一次购物的时候使用。

总之,不要用自己不能承受的生活成本来买东西(比如借钱来买),购买的时候要更关注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而不是便宜,永远有新的折扣,但你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总是有。

@Clyde:分期结束我也该换下一台设备了

🔗 查看 TA 的作品

人穷谈不起「消费观」(当然也有可能反过来是因为没什么好的消费观所以贫穷),只能简单回答下 🤖️ 的问题了。

对于分期付款消费的偏好与看法?

就智能手机而言我觉得分期还行,24 期是对自己的一种承诺——

这手机我再怎么都得用两年,两年后分期结束,我也该换下一台设备了。

购物时候会不会看见「折上折」就更加心动?

早买早享受,没晚买过也就自动忽视了那些花样和折扣。

购置物品时是「够用就好」还是更倾向于「一步到位」?

咬咬牙一步到位,不然你总会后悔。

更喜欢摸得着的线下购物还是线上买单?

当然是线上,现在物流售后都这么发达,为什么要出门呢?弯腰系鞋带就挺累了。

什么样的产品会认准大牌?

使用时长会很长的东西,两年起步,比如各类家电。

什么样的产品会淘宝随手?

钢化膜。

「贵就是好」还是「好不一定贵」?

这得就事论事。《巫师 3》就很便宜,但它也很好;《古墓丽影:暗影》首发那么贵,买来玩 30 小时就想扔掉。

如何避免自己花出冤枉钱?

想到分期两年的手机一年之后就会推出各方面都好那么一点点的新款……

@XavierWang:改变打折就买的陋习

🔗 查看 TA 的作品

我个人的消费习惯可能有点「不太健康」,去年的时候会经常因为某件商品打折、举行了活动而果断购买,当然这种陋习在慢慢改变。

我将从钱怎么来与怎么用这两个角度,对自己目前的消费行为来做个自我检查。作为一名大学生,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的生活费,以及兼职收入来维持。在满足基本偏上的生活水平下,支出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异常。大概每半年多一点,会根据自身情况来适当的大额消费,比如说设备更新、满足某些需求而购买的软件服务、或者是去医院 大保健 ,而在进行大额消费之前,我会根据自己当下的资产,以及未来半年内的稳定收入来评估,这笔消费是否有必要,能否通过其它方式来替代,如果未来出现突发意外,我能否保证基本生活。

对于分期付款,我个人是不反对,也不过度依赖。比如说,我现在的电脑不能满足我当下的生产力,而我目前的经济状况无法全款购买,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分期付款是可以接受的,和用时间来换生产力相比,用金钱可能会更加好。

而二手产品,对于「垃圾佬」而言,当然是多多益善。我个人也捡了不少垃圾,比如说我的 iPhone、MacBook Air 都是二手渠道购入的,除了性能相对落后,以及寿命可能没有全新的那么长以外,日常用起来我觉得挺快乐的,「换块电池,再战三年」。如果遇到一些价格比较合适的二手产品时,我会考虑在合适的时候买下来。

如何让自己花钱更理性?唯一的办法可能只有让自己没钱(bushi,我的方法是通过定期记账来进行反思,目前我记账的频率是 7~10 天一次,通过记账我知道了这段时间自己的资金流向,后期如何做出调整,同时也可以为日后的大额消费做出一定的规划。

@stevapple:新不买旧,旧不买新

🔗 查看 TA 的作品

谋而后动,货比三家:网上购物的一般原则

在生活中,新品发布、亲友推荐、闲逛浏览都可能发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商品。产生购物冲动后我往往先问自己:必须吗?可替代吗?能让生活变得更好吗?如果满足,这件商品就进入了名为「购物车」和「愿望清单」的地方,等待着名叫「下单」的下一步。

一但进入了「购物车」和「愿望清单」,我就会在每次大促时观望他们的价格。一般来说,我会了解好曾经出现的历史低价,并了解各渠道的近期价格和未来活动。同时,我也会偶尔关注同类产品的最新进展,在出现性价比更高或更能满足需求的产品时,毫不犹豫开展一换一,甚至是极限 n 换 1,保证「购物车价格」只减不增。偶尔,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以及自身装备的补齐,我会觉得某件商品的需求逐渐降低,这时候不如「大义灭亲」,把这些商品「扫地出门」,免得在促销时再次为之纠结。

在获得让人满意的价格时,我就会根据自己当月的消费预算和商品的促销频次、力度决定是否正式「下单」。一般来说,如果书籍在当当的下单价格低于在天猫购买的最低总价时,我会更倾向于「毫不犹豫地下单」;京东之于电子产品则同理。往往,下单最多的平台还是淘宝,毕竟那儿有更低的包邮门槛,更适合购买一些生活小件。作为一个又想要放心又想要低价的低收入人群,一般来讲我的购物参考价格就是天猫在历史促销力度下的最低价格。如果京东自营的价格较之更低,或是淘宝的价格远低于之,都会让他们在我心中的的「下单权重」增加。

新不买旧,旧不买新:电子产品专属消费准则

对于电子产品,我个人的原则是:新不买旧,旧不买新。对于一些新发布的电子产品,价格普遍较高,质优的二手价格也未必低廉,在合适的渠道入手全新的设备是更靠谱的选择,必要时甚至可以考虑代购;相反,一些老旧设备的官方售价和全新价格一般都比实际价值高出不少,这时候考虑成色不错的二手就恰好合适。尤其是购买这些设备后,可以边用二手边等待下一代产品发布,然后在合适的时间置换全新的新品。

当然,和很多人不同的是,我很少将日常的使用频率纳入考虑范围。如果我需要购买一台使用频率很低的配件,我并不会因为频次低就更倾向于考虑二手;同样,即使是每天都要使用的设备,如果目前心水的型号已经是多年前的产品(但下一代仍有希望)我通常也会将二手作为首选。

@Vio:不赞同提前还款

🔗 查看 TA 的作品

对于分期付款消费的偏好与看法?

先摆态度:支持分期,但是我不会去分期

说句老实话,作为一个已经有工作的成年人,对自己的购买能力应该多少有点数(用我们家乡话就叫「有捞莫」)。如果一个人由于频繁分期、过度透支消费而导致债务危机,那只能说明他没有挨过社会主义的毒打。

分期或者说透支消费是一项很棒的消费方式,可以很好地平滑自己的现金流,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特别是买大件,更应该分期,这样才可以更多地让手上的热钱进入投资循环。

至于所谓的「没钱」:没钱的时候就不应该买。哪怕再喜欢一样东西、它打折再厉害、自己再需要、性价比再高,也得憋着,控制自己消费的欲望。很多时候,买回来的消费品也是「负债」,因为它会衍生出更多的消费。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车」。很多人把车当作资产,但是它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负债。原因很简单:车无法带来收益,落地跌一半;而且买完车会带来很多衍生消费,大到汽油、保养,小到除味剂、玻璃水等等等等。

因为如果真的没钱,是不可能有「再给自己增添负债」的想法的。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电子产品和家电占消费大头,但是有很多已经是性能过剩了,没有什么东西是真的「非买不可」的。

个人财务健康度的一个指标就是「偿债能力」,具体表述就是:

  • 短期债务不得超过流动资产的一半
  • 中长期债务不得超过总资产的一半
  • 每月还款额不应该超过月收入的 30%~40%

每月等对自己等债务偿还能力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再考虑分期,就不会对花钱「没得捞莫」了。

而我为什么不去分期呢?原因很简单,全新的商品我都很少买,更别说分期了。原因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充满了消费主义和产能过剩,我是非常拥抱二手商品的。

关于提前还款

不提倡提前还款。

说一千道一万,提前还款就是因为债务感太强了。从投资的角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哪怕这笔钱直接存余额宝,也比提前还款明智。

分期的时候,用自己的信用获得了「本月买,下月付」的资格,却因为自己莫须有的债务感而放弃了这种权利,属实不聪明。

而且,话说回来,不会因为提前还款而使剩下的钱增多,也不会因为没有提前还款、而导致要还款的时候钱不够。如果说抱着「今天我还了,剩下了这个月就不用还,赚了」或者「今天我不提前还,10 天之后还款日我就亏钱了」这种想法,那人类和朝三暮四的猴子没有任何区别。

购物时候会不会看见「折上折」就更加心动?

如果是生活必需品,买买买。

如果是明降暗涨之类的营销陷阱,敬而远之。

如果是高档耐用品,考量自己是否真的需求。这个需求不一定是刚性需求,也可以是弹性需求,如果真的折扣大到可以影响自己所做的决策,或者放弃别的替代品来买它,那就买。

其实当今社会信息如此畅通,商品价格如此透明,甚至浏览器装个插件就可以看到购物网站上所有商品几个月的历史价格,很容易做出冷静的判断。

购置物品时是「够用就好」还是更倾向于「一步到位」?

基于「够用就好」而言的「一步到位」。

我很明确自己对某样「可升级」商品的需求在哪一层面,基于这个需求,我会去购买满足这个需求满足到极致的商品,哪怕这个商品在其他层面有很明显的不足。一个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很多人热衷于 Apple 公司的 Macbook Air 这样的「花瓶」电脑,就是因为它把便携、低功耗做到了极致。对于性能而言,它是够用就好;对于续航、功耗和便携性,它则是一步到位。

如果我不明确需求在哪一层面呢?自己做功课。如果做完功课还不明确呢?不买咯。如果我都不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买回来将来也是会后悔的。

更喜欢摸得着的线下购物还是线上买单?

线上需要花的时间比较多,如果线下有同样的商品可以选择,还是希望线下,非常节约时间。

什么样的产品会认准大牌?

几乎所有产品。

我是一个很典型的品牌控。哪怕某样商品已经是时代眼泪,也比同价位 / 同功能的杂牌要强很多,用俗话来解释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什么样的产品会淘宝随手?

价格低的东西呀!就是单纯的价格低,不一定是便宜。便宜是针对一个东西的性价比而言的,比如二手电脑非常便宜,但价格不能说低。而我单指的就是价格低的东西。

既然是随手买,我的理解就是不经过大脑的,所以就算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也无所谓了,本身就那几个钱。比如那些 9 块 9 包邮的东西,就算知道它是不明渠道的回收塑料做的,大不了用完扔了就是。

「贵就是好」还是「好不一定贵」?

人不识货钱识货。

从历史经验和大趋势来看,好的一定贵。但贵就是好还真的不一定成立,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智商税」商品了。

当然,我并没有否认「便宜好货」的存在。

如何避免自己花出冤枉钱?

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靠自己总结来规避。

相信每个人都花过冤枉钱,有的可能还不是小数目。买东西总是要交学费的,交多交少看各人造化。但是交完学费要自己总结出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毕竟哪笔钱花得冤枉、冤枉在何处、什么原因导致花了冤枉钱,这些问题还是只有自己知道。

🤖️:无论是你的买买买心得,还是你购物中的小故事,都欢迎你来评论区一同分享。

> 想要参与 Matrix 作者群和作者们一起讨论? 申请成为 Matrix 作者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59775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