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帖」坐牢10年,这些舆论战下的刽子手!
2019-11-13 23:15:00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78 收藏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免费订阅“灰产圈”

导语

在围观新闻事件时,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讨论的帖子莫名的失踪,被删除,比如最近的京A88159车主占用应急车道、李国庆夫妻事件。

每到此时,我们会非常自如的说出,花钱删帖了,花钱撤热搜了。

可说这话的你,真的了解删帖么?有哪些人通过删帖牟利?你知道删帖会判刑多少么?删帖都有哪些手段?

巨额利益下的删帖链条 

删帖事件往往发声在企业或者明星个人遇到负面舆情的时候,因此负责品牌形象的公关公司往往会和删帖扯到一起。

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自上而下,则会涉及到删帖中介、水军、发稿平台等等一系列人的参与。

据媒体报道,著名的公关公司---迪思公关顾问日前因为删帖惹上了大麻烦。迪思公司总裁助理兼大数据中心负责人---姜炜,由于参与删帖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9个月。

迪思公关1996年成立,于2014年被华谊嘉信整合营销顾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71.SZ)收购,是中国4A广告公司,也被评为中国公关行业top5。

     

该公司的客户——安利,是一家国内的知名直销公司,由于 直销、传销十分模糊的边界,该公司在网络上经常负面缠身。

于是安利与迪思签订合同,让其帮忙删除百度搜索上的负面信息。

时任大数据中心负责人的姜炜接下了这单,在整理好安利的负面舆情链接后,他通过QQ在网上找到职业删帖机构,之后支付143万要求其删除这些链接。

也许会疑惑,花费如此之高,迪思这样大的公关公司,为什么甘冒风险搅合在这里面呢?

如果看到合同金额,就不会意外了。

根据警方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迪思与安利的删帖合同费用高达584万元。因此,尽管外包删帖花了143万元;安利删帖一单,迪思作为中间商依然狂赚442万元。

2.删帖中介

和迪思公司类似,许多公关公司签订删帖业务之后,都不会自己去做这些活儿,而是会联系一些渠道,让中介机构去删帖。

裁判文书网2019年9月10日公布的一起删帖案例,让人得以窥见一条“覆盖面广、链条长、关系复杂”的有偿删帖中介模式产业链。

              

以事件1、2为例,共涉及7个删帖中介,每个中介都收取一定的中介费。下面,就事件1简单的绘制了一个流程表。

从图中可以发现,利益层层分割,十分野蛮,谁胆子大、胃口大,谁就「吃」的多。

一共45000的支出,中介吞掉了绝大多数,真正删帖的人其实只收取了8000人。两中间人赵高科、冯涛分别收取10000元、12000元远高于办事人。

不过,在最后量刑的时候,获利越多,量刑也越重,赵高科在所有人中判刑最重,被判处五年零八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3.水军

2017年11月,天津海滨派出所在一家网吧例行检查,发现一名坐在角落里的男子神情紧张。见此情景,警方对其进行核查。

警方发现,男子并非网络在逃人员。既然如此,为何见到警察后表现反常?巡查人员发现,该男子一直试图将电脑屏幕上的后台操作网页关闭。

             
网络水军的工作地

面对警员讯问,该男子起初支支吾吾,在不断追问下,他交代,自己是一个 “职业删帖人”,平日里受人雇佣,专门帮公司或当事人删除对其不利的网络帖文。

而该“删帖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招募水军灌水。

根据内容平台的规定,单纯的投诉,是无法以“举报”的方式删帖。“如消费者投诉一个产品不好,很温和地发布意见,这种帖子删不了”。

“只有让这个帖子违规,才能有机会删除”。这就需要有人“灌水”,比如在回复中发布一些色情图片和违规广告,这样才能让他顺理成章的被删除。

4.媒体人

作为新闻和信息公布者的媒体人,怎么也会涉及到删帖链条呢?
 
答案很简单,写黑稿。
比如,青岛日报一名员工伙同两外两人,通过“楼市time”“楼市参考”微信公众号。
向几乎青岛的所有的地产公司,如世茂地产、万徳地产、龙湖地产、碧桂园地产、恒大地产进行勒索,要求其付费删稿,共获利44万元。
       


2019年10月31日,这起案件被一审宣判,3人各自领刑,最高者被判十年有期徒刑。
 

在删帖这个生意的两头。

一边是动辄上十万,上百万的收入,让人趋之若鹜的开始。

另一边是少则3年,多则10年牢饭,断送美好前程的结局。

  
删帖主要手段

 

那么,好好的帖子和内容是怎么被删除的呢?随着这些案件的曝光,删帖人的删帖手法也逐渐浮出水面。

 
1.通过举报彻底删除
 
在很多平台上,内容被举报到一定程度,会默认被删除,以规避风险。这也是平台方避免证据不足博文发出,和造谣事件传播的一种做法。
还有就是联系到一些关键人员,给好处费,让其帮忙删除。比如发帖人,贴吧、论坛管理员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屏蔽
 
可以通过反搜索引擎爬虫,让内容不显示在关键词搜索结果中。帖文虽然内容仍然存在,如果直接输入链接还可以打开网页。
 
3.替换
 
通过技术手段对搜索内容进行替换,使相关帖文的标题和快照内容变成完全无关的内容。
4.沉帖
 
可以通过发布相关新闻的正面帖文,通俗我们讲到的洗白。利用流量点击、频繁转发等手段让这些内容出现在网络上,使相关负面信息“下沉”,降低负面信息的曝光率。
 
虽然方法很多,但总体而言,删帖的技术手段其实并不高明,唯一的门槛还在于信息差和水军的招募。
 
可是当民意和事件舆情被明码标价,定性为商品,当用几十万元就能“操控”民意走向的时候,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公平可言呢?
 
这小小删帖背后,往小了说是维护形象,往大了说是对民众发声的打压。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删帖定罪如此之重的原因。
 
追溯问题的源头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删帖市场如此庞大的最重要原因,还是企业层出不穷的信任危机。
 
对很多企业而言,一旦遇到负面新闻和事件之后,立马想到的应对方式就是删帖,打舆论战。其实,高明的公关事件处理,并不需要去删帖
比如海底捞的后厨卫生事件。
 
2017年8月,法制晚报的媒体记者卧底海底捞后厨,之后拍摄了老鼠钻食品柜、火锅漏勺掏下水道、扫帚簸箕与餐具一起洗等触目惊心照片,发现餐饮行业的标杆企业——海底捞的卫生状况堪忧。
 
在事件爆发三个小时左右,海底捞给出了一个堪称企业危机公关范本的案例。首先,查明问题,认错。
 
其次,海底捞还公布了后续整改的负责人职位、姓名、电话、事件最新进展的信息获取渠道,将问题进展同步给舆论关注者。
 
最后,海底捞北京店将摄像头置于后厨,将海底捞改为透明厨房。
               
正是因为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海底捞也重新赢得了顾客的信任,迎来门庭若市。
大概,没有什么比直面问题,更好的公关方式了。
 
当然,这只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在这个以「打压舆情」、「利用舆情炒作」为炫耀资本的社会,删帖,可能仍将是一个长久的话题。

来源:极验

← 向右滑动与灰产圈互动交流 →

阅读原文加入灰产圈高端社群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DYwMTk0Mw==&mid=2247496641&idx=3&sn=96c72e4e0da6e2adaf6404fbdb9a0702&chksm=97cb38f9a0bcb1ef259b2a7693e3c04b3ea458fd580c214722326ec4205cda332492a7964b25#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